查看原文
其他

或成绝唱的佛山木鱼歌

话说佛山
2024-09-01

  木鱼书,也称木鱼歌,在广东佛山源远流长,从明朝时起至民国期间的四百年间,一直是岭南佛山地区的流行歌曲,传唱甚广。



  木鱼,是粤语曲艺的鼻祖,不少龙舟、南音唱本和粤剧正是由木鱼书改编而成。广东佛山是木鱼书创作、生产的重要基地。


  四百多年来,佛山当地女人以听、唱木鱼歌为乐,并从中学会了不少常用文字,现在七十岁以上的妇女大都能哼上几句。



  据了解,佛山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,唱时多用三弦伴奏,因其与佛僧敲木鱼诵念经文、劝人为善有相似之处,这种抄本或刻本,名为木鱼书。



  木鱼书的内容非常丰富,有从佛教、宫闱逸事改编的,有征战传奇,儿女因缘故事,反映现实生活等题材,也有适合本地民俗需要的时兴歌文等。涵盖历史学、社会学、民俗学、伦理学等内容,是研究古代岭南文化的百科全书。

  据史料记载,古时候岭南佛山刻印木鱼书的私人书坊林立,有近文堂、芹香阁、文光楼、天宝楼等十多家书坊出版,有一百多家书阁销售过唱本,销路甚广。




  在广东粤剧博物馆可以看到,木鱼书刻印粗率,多有别字或断版。刻印的木鱼书整版一般分四节,七个字为一句,也有五字的。木鱼书多采用纸捻装订。


  木鱼书的唱词中,诗歌创作的赋比兴手法被普遍地运用,其长篇唱词擅于叙事抒情,修辞手法多用夸张、讽刺、谐音、比喻、拈连。体裁有赋、韵文等样式,讲究平仄、押韵。




  据记载,六十年前的佛山,每逢岁朝佳节、农闲之时,榕树下,厅堂中,妇人围坐,请识字者按歌本而唱。最盛行时首推盂兰节(中国夏历七月十四),是夜,“街边作场,华灯高挂,盲人三五,分占歌坛,各展所长,弦声歌韵,飘漾街头”。富裕之家,往往请职业艺人上门演唱,一唱半日,有时甚至连唱几天到半个月。




  及至公元一九四九年,佛山木鱼书已显式微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一段时间内,佛山木鱼书曾被列为禁书,目前专业的木鱼书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。



  据了解,木鱼书有上千种,广东粤剧博物馆收藏了二千多册,除少部分在博物馆展出,大部分被当成文物保管在库房内。曾经唱遍佛山大街小巷的木鱼歌,正面临后继无人境地,堪称古代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的佛山木鱼书或成绝唱。



木鱼书:广东妇女识字教本

  木鱼,别称摸鱼歌,其唱本称为木鱼书,韵文通俗。乾隆年间,在木鱼歌的基础上产生了龙舟歌,到嘉庆末年,木鱼与龙舟又衍生出南音。木鱼、龙舟、南音最后都吸收到粤剧粤曲中。清代光绪以前,木鱼书以佛山、东莞两地出版较多,民国后逐渐转向广州、香港。清末明初,佛山有不少出版木鱼书的书坊,如占经楼、同义堂等。佛山有不少署名的木鱼书作者,传说梁绍仁用了3年时间,创作了木鱼书《玉龙太子走国阴阳宝扇》,共80卷1025回,可谓宏篇巨著。自香港“五桂堂”在1972年歇业后,木鱼书再无出版。

  据从1980年开始研究佛山木鱼书的任百强老师介绍,国外的汉学家认为木鱼书像农耕社会底层艺术的活化石。德国大文豪歌德创作的著名诗篇《中德四季与晨昏合咏》就从木鱼书《花笺记》中吸收了养分。目前,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的汉学家研究木鱼书的热情依旧高涨,相比而言,国内对其研究还处在“冰河时期”。

  木鱼歌曾如现今的流行歌曲。在过去,木鱼书是广东妇女的识字教本和精神生活的读物。据对木鱼书深有研究的陈勇新老师说:“现在70岁以上的妇女,年轻时大多有几本木鱼书放在梳妆台或床头,有的甚至成箱成柜。”


视频:岭南评弹木鱼歌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话说佛山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